【文化周刊】緬懷楊尚志同志

2025-05-25 19:04:00 閱讀量14456 字數(shù)3297


緬懷楊尚志同志


楊國清(古城區(qū))


楊尚志是黨和人民的優(yōu)秀兒子,是一生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共產黨員。


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楊尚志就參加了黨領導的進步組織,開始進行革命活動。他是原麗江縣建黨、建政、建軍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是滇西北革命根據(jù)地和滇桂黔“邊縱”七支隊的領導人之一,是較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納西人。在楊尚志同志110周年誕辰之際,我不由得深切緬懷這位革命前輩。


1915年1月,楊尚志出生在玉龍縣拉市鎮(zhèn)余樂村。他的祖父楊士勛與劍川名士趙藩是同窗好友,來往甚密。1922年至1929年,楊尚志在私塾讀書,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


1930年2月,楊尚志考入省立第三中學初中,學習內容包括英語、數(shù)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楊尚志曾回憶:“初中3年,我如夢初醒,我睜開睡眼,我向上下四方求索,我貪婪地在書里尋找真理。知識的海洋無邊無際,我要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一番,我要在陰冷灰暗的社會里打開一條血路?!背踔挟厴I(yè)后,楊尚志來到昆明,1933年秋天考進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改名昆華師范),閱讀了不少進步書籍、文學著作。


1935年7月,楊尚志考入黃埔軍校昆明第五分校,其前身是云南講武堂,創(chuàng)辦于清末。楊尚志在這里系統(tǒng)學習、掌握了現(xiàn)代軍事知識,1937年12月畢業(yè)后留校當分隊長、副隊長,直到1944年3月。


1936年6月,楊尚志參加了學校里以先進學生為主要成員的讀書會。這個讀書會由地下黨云南省工委組織成立,由費炳領導。讀書會在螺峰街租了一間房作為活動場所,每周日組織活動,費炳或其他地下黨云南省工委的領導參加。讀書會的活動不限于校內,楊尚志被分配到云南紡紗廠開展地下工作、開辦紡織工人業(yè)余學校,組織工人學習文化知識、時事政治、宣傳抗日。從1938年11月起,楊尚志等人在紡織廠發(fā)展了3批、21名共產黨員,建起黨的組織。


楊尚志在讀書會較系統(tǒng)地學習了馬列主義,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他于1937年初申請入黨,1938年被黨組織接受,但因各種原因,直到1939年元旦才正式過上組織生活。


楊尚志學養(yǎng)深厚、多才多藝,在抗戰(zhàn)時期寫過不少文章,其稿費多用于為讀書會購書。楊尚志還擅長唱歌,他曾回憶:“在那個叱咤風云的年代,我的音樂才能迸發(fā)出來了,歌聲一直陪伴著我,成為催促、鼓舞我永遠前進的力量?!?/span>


玉龍雪山。


1940年初,經黨組織派遣,楊尚志到“中央軍?!眳⒓印靶N拒姽傺芯堪唷薄.斈?月,他聽了蔣介石、陳誠的講話后,覺得對我黨、對抗戰(zhàn)很有危害,于是把講話的詳細記錄郵寄給《新華日報》。不幸的是,信件被扣留,楊尚志也被捕入獄。1940年5月至1946年5月,面對生死考驗,楊尚志始終體現(xiàn)出一個共產黨員的骨氣。他說:“剛一被捕,我就橫下一條心。頭可斷、血可流,但共產黨員的身份不能暴露、同志不能出賣、黨的秘密不能泄露。一定要保證黨組織的安全,不能讓黨組織受到損害?!彼魂P進秘密監(jiān)獄,1942年5月又被關到集中營(“戰(zhàn)時青年訓導團”)。他從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敵人多次嚴刑審訊也一無所獲,加上國民黨軍中的納西族將領李汝炯等人的營救,到1944年5月,他和被關押的300多人以“畢業(yè)”的名義獲釋。對于他在獄中的表現(xiàn),黨組織的結論是:“在被反動派逮捕的4年監(jiān)獄生活中,在遭受殘酷審訊、嚴刑拷打的情況下,楊尚志仍堅定不移、不屈不撓。獲釋后,他積極尋找黨組織,繼續(xù)從事地下革命工作。”


出獄后的楊尚志沒有錢回昆明,只好在四川千方百計尋找黨組織。后來得到在《新華日報》工作的梁華等人的幫助,于1946年5月回到昆明。


楊尚志找到他的入黨介紹人費炳,費炳介紹他到《民主周刊》雜志社工作。1946年7月15日下午,國民黨反動派殺害聞一多先生。慘案發(fā)生后,楊尚志很快叫來一輛人力車把聞一多先生抬上車,并請眾人送聞先生到醫(yī)院。他還及時把聞一多先生被刺的事情告訴了唐登珉、趙沨,又到了費炳的住處報告了情況。事后,黨組織轉移他到蒙自工作一段時間,后回到昆明。


1947年初,費炳同志指示楊尚志回原麗江縣工作。


1947年,根據(jù)全國斗爭形勢,云南省地下黨工委積極準備武裝斗爭。滇東南地區(qū)起步較早,但滇西北地區(qū)還是一片空白。地下黨云南省委書記鄭伯克派黃平、歐根等到劍川,指示他們進行武裝斗爭,為早日解放云南創(chuàng)造條件。1947年初,楊尚志回到麗江與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1948年4月,經費炳介紹,滇西北地下黨組織派歐根與他聯(lián)系,楊尚志回到黨的懷抱,著手建立黨的組織;8月,省立麗江中學建立起由楊尚志、郭耀南、李剛為主的中共麗江縣黨支部,楊尚志為書記;9月,中共滇西工委批準建立了中共麗江縣工委,楊尚志任書記,李剛、郭耀南分別負責組織工作、宣傳工作。


楊尚志回到原麗江縣,先在省立麗江中學任軍事教官。他從兩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一是從調查研究入手,了解師生的思想傾向、政治態(tài)度,建立讀書會、歌詠隊、足球隊等組織,介紹和指導學生閱讀進步書刊,傳播馬列主義,團結了一大批進步教師、學生,使省立麗江中學成為傳播馬列主義的重要陣地;二是在原有的鏡湖學會的基礎上,使其成為傳播馬列主義、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學校。


1949年2月,國民黨反動軍官羅瑛在永勝縣海腰鋪殺害滇西工委交通員謝海量等32位革命者后,伙同國民黨麗江專員施華占領鶴慶縣城,并揚言要占領麗江縣城。在這危急時刻,中共麗江縣工委以“抗擊羅瑛、打倒羅瑛”為口號,通過“五一大游行”把全縣各界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展示了強大的革命力量。滇西工委書記黃平得知這一消息后激動地說:“虎跳龍飛是麗江?!?/span>


金沙江畔。


中共麗江縣工委還通過對時任國民黨麗江專員兼麗江縣縣長習自誠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要國民黨麗江縣常備隊去金沙江邊加強江防,縣工委則利用有利時機從周邊鄉(xiāng)(鎮(zhèn))抽調“農抗會”“民青”成員250多人成立了“麗江聯(lián)防第一大隊”。這是黨領導的原麗江縣的第一支人民武裝,后來編入人民自衛(wèi)軍直屬大隊、“邊縱”七支隊31團。1949年6月,習自誠終于站到人民的一邊,交出國民黨偽政權、偽武裝,為原麗江縣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共麗江縣工委還吸收了國民黨滇軍中的一批愛國軍官。


1949年6月,由各地武裝小組、“民青”和“農抗會”成員為骨干的縣常備隊第三中隊成立,接管了國民黨麗江縣常備隊第一中隊、第二中隊的槍支彈藥,收繳民間的私人槍支,壯大了武裝力量。隨后組建了麗江人民自衛(wèi)大隊,楊尚志為大隊長。自衛(wèi)大隊成立后,很快接收了麗江專署和麗江縣政府常備隊的所有武器彈藥。1949年11月,自衛(wèi)大隊改編為“邊縱”七支隊35團,楊尚志任團長兼政委。


在創(chuàng)建原麗江縣人民軍隊的過程中,楊尚志充分展現(xiàn)了軍事才干、組織指揮能力。


原麗江縣在1949年7月1日和平解放后,楊尚志主要從事軍事領導工作,率領部隊轉戰(zhàn)于滇西北和滇、川、藏交界地區(qū),圍殲國民黨反動殘余部隊,消滅地方反動武裝。與解放大軍會師后,在二野14軍的統(tǒng)一指揮下,他還率部參加了殲滅賀國光殘部、追殲胡宗南殘部、解放西昌等戰(zhàn)役。


1949年9月開始,國民黨反動派11個保安團“南北夾擊”滇西北解放區(qū),楊尚志率部在沙溪一帶打擊敵人,還參加了攻打劍川縣城的戰(zhàn)斗。


1949年11月,楊尚志被任命為“邊縱”七支隊副司令員。同年12月20日,大理解放,楊尚志率部參加了入城儀式。


1950年1月,楊尚志再次率部進入永勝縣,后與和萬寶一道率“邊縱”七支隊34團、35團進駐華坪縣,進而到四川省鹽源縣、鹽邊縣等地進行大小戰(zhàn)斗并勝利完成任務。


1950年5月至7月,“邊縱”七支隊被整編,楊尚志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42師副師長、麗江邊防區(qū)副司令員。1950年底,楊尚志被選派到剛成立的南京軍事學院學習。


楊尚志于1953年3月被錯處,1980年獲得平反。此后,楊尚志在落實黨的干部政策、撰寫黨史史料、參加黃埔同學會、開展老年體育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各方贊譽。


楊尚志從小喜歡寫作,文筆流暢,現(xiàn)存一些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如,曾經作為南京軍事學院教材的《記本院開學的盛況》、個人回憶錄《走向光明》等。


圖片由周侃攝。




編輯:白   浩

校對:錢   磊

二審:和繼賢

終審:郭俊燕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掃碼轉發(fā)